2019-08-21 08:36:08
核心提示:查明了農作物需肥和作物缺肥的各項指標,就可以有目的地進行科學施肥,獲取農作物高產量和高效益。高產施肥指標可以分為三種;即
查明了農作物需肥和作物缺肥的各項指標,就可以有目的地進行科學施肥,獲取農作物高產量和高效益。
高產施肥指標可以分為三種;即最大生產潛力施肥、最大產量施肥以及最佳產量施肥等。所謂“最大潛力施肥”,是為了探索農作物的最大生產潛力,在力求其他條件都達最佳狀態(tài)時所進行的施肥。其特點是不計工本,在肥料數量上充分滿足,在養(yǎng)分元素上力求完全,做到作物任何生長階段都不因肥料供應而影響最大產量。可以說,所有創(chuàng)造各國或世界產量最高紀錄者皆然。
所謂“最大產量施肥”,是肥料效應曲線中達最大產量時的相應施肥量,即月巴料效應曲線中的特定值。該值在正常條件下進行不同肥料用量試驗后,便可由計算求出。但最大施肥量的經濟效益并不是最高。
而“最佳產量施肥”,則是肥料效應曲線中達到最大經濟效益時的產量的對應施肥量,它的數值一般比最大施肥量要低一些,但經濟效益最為合理。
根據農作物需肥規(guī)律、土壤肥力、肥料類型以及科學診斷指標,確定適宜的施肥數量、次數、時間和方法,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。
農作物高產施肥分為基肥、種肥、追肥和根外追肥?;氏抵覆シN前施用的肥料,也稱底肥,以有機肥為主、化肥為輔等?;实闹饕饔檬桥喾实亓?,疏松土壤,緩慢釋放養(yǎng)分,供給農作物苗期和后期生長發(fā)育的需要。種肥是在作物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或隨播種同時施人,供給種子發(fā)芽和幼苗生長所需的肥料,有些地方叫口肥、蓋糞、窩肥。施用種肥以速效性化肥為主,也有施用腐熟農家肥的。追肥是為滿足作物的各生育階段對養(yǎng)分的需求,根據農作物需肥規(guī)律和生育特點施肥,分次追肥最重要。禾谷類作物一般采用“三攻”追肥法,即在施足基肥和用好種肥的基礎上,拔節(jié)期施肥攻稈,孕穗期施肥攻穗,灌漿期施肥攻粒。
這里特別介紹根據田間診斷進行根外追肥,也叫葉面噴肥。就是把肥料溶解在水中,在作物生育后期噴灑在葉面上,通過葉片的氣孔直接為農作物吸收利用,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。噴肥時一是選擇噴肥時期,一般選在作物生育后期,即進人生殖生長階段噴肥效果最好。二是掌握肥液濃度。三是講究噴肥的方法,用超低量噴霧器噴施,要求霧粒微細,葉片易于吸收。噴肥宜在無風的早晨或傍晚進行,氣溫略低,濕度較大,噴在葉面上的肥液蒸發(fā)慢,有利于作物吸收。
農作物施肥有四個發(fā)展趨勢,即把優(yōu)化施肥技術與施肥管理同步研究:一是隨著新型肥料的研制與生產,如復合肥料、包衣肥料、長效肥料、塑膜肥料、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化肥增效劑等,研究在施肥過程中減少揮發(fā)流失或土壤固定,以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二是從研究土壤營養(yǎng)診斷向研究植株營養(yǎng)平衡診斷與調節(jié)技術發(fā)展。應用現代快速化驗技術和計算機診斷技術,準確地掌握植株和土壤的養(yǎng)分狀況,按目標產量平衡施肥。
三是改進施肥方法。研制小型簡易輕便機械,根據作物需肥規(guī)律,采用深施、底施、分層追施或噴施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四是建立計算機數學模型或專家系統(tǒng)。依據大量的土壤肥力測定和田間肥料試驗結果,應用系統(tǒng)識別和結構優(yōu)化方法建立合理施肥的數學模型。向農戶因地制宜推薦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方法,建立咨詢指導系統(tǒng)。特別是在不測試土壤肥力條件下,擬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施肥方案,實現簡易、快速、準確地科學施肥。(鄉(xiāng)村三農小書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