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9-06 09:11:42
抽穗揚花期,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關鍵節(jié)點,連日來,江心沙農場搶抓農時,科學防治,用心用情用力當好“田保姆”,全力確保水稻穩(wěn)產、豐產。
通過“無人機巡查+技術員踏田觀察”的普、篩結合定點系統(tǒng)調查方式,深入查蟲查害,做到有的放矢。明確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紋枯病和稻縱卷葉螟、大螟、稻飛虱“三病三蟲”,結合近幾年的防治經驗和成效,根據(jù)水稻品種、種植方式、雨水多寡等因素綜合研判分析,制定“預防為主、主動出擊”防治策略。此外,還組織力量集中對頑固性雜草進行人工拔除,實現(xiàn)病蟲草害一體化防治。
瞄準水稻生育期,以稻曲病、稻瘟病的防治適期,作為關鍵時期,做好3次總體防治?!八腩i瘟對水稻產量和品質影響非常大,所以防治時間和次數(shù)要嚴格掌握,不可或早或遲,或多或少”,技術員劉益勇介紹說,穗頸瘟有2次防治適期。第一次防治適期,在水稻“破口"初期,即目測株“破口”率約有5-10%左右時,第二次防治適期,在第一次防治后5-7天左右。這其中,“破口”初期的第一次防治最重要,必須既要看準、又要抓緊。另外,為加快水稻抽穗速度,減少病菌的侵入機會,在水稻“破口”抽穗后,還要根據(jù)天氣情況適當做斷水處理。
嚴格按照推薦劑量使用,混配藥劑時注重二次稀釋、現(xiàn)配現(xiàn)用、做到不久放。突出安全和科學用藥,嚴防藥殘超標,避免在露水較大時用藥,對藥后4小時內遇雨的田塊及時進行補治,以確保防效。針對水稻穗期群體較大病蟲害分布位于水稻上中下層的現(xiàn)象,管理人員選用高低隙植保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進行作業(yè),確保有足夠的藥液量。
與此同時,管理人員還加強水、肥調控,間歇濕潤灌溉,巧施穗肥,配合施用氮、磷、鉀肥料,促進枝梗和籽粒分化,達到穗大質優(yōu)的高產目的。
(圖文/袁偉)